- 南面官
- 辽官类名。 其制在太宗时初步形成, 至世宗天禄元年(947)分置北南枢密院后, 北南两类官制称呼正式出现。 南面官依唐制, 设官分职, 统治汉人, 内有三省、 六部、 台、 院、 寺、 监等, 外有刺史、 县令、 节度使、 观察使、 防御使等。 掌汉族州县、 租赋、 军马等英事务, 杂用汉族地主与契丹贵族。
* * *遼官類名。 其制在太宗時初步形成, 至世宗天祿元年(947)分置北南樞密院後, 北南兩類官制稱呼正式出現。 南面官依唐制, 設官分職, 統治漢人, 內有三省、 六部、 台、 院、 寺、 監等, 外有刺史、 縣令、 節度使、 觀察使、 防禦使等。 掌漢族州縣、 租賦、 軍馬等英事務, 雜用漢族地主與契丹貴族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